阿斗竟然要杀诸葛亮!这是真的历史吗?(组图)

最近有部三国题材的谍战剧《风起陇西》比较火,今天就跟大家聊剧中一个让军武菌三观碎了一地的情节。

这是在第17集,蜀汉皇帝刘禅通过宦官秘密交给大臣李严一条玉带,李严回到家中认出此乃当年先皇刘备在白帝城永安宫驾崩时所用之物,而且还在玉带中发现了一份诏书。

▲电视剧中刘禅下衣带诏给李严,编剧真的是脑洞大开

衣带+诏书,这不是妥妥的衣带诏吗?再结合蜀汉、刘禅、诸葛亮的人物设定,等一下!这这这......原来刘禅下衣带诏要杀诸葛亮?这就让军武菌忍不住说两句了。

还是那句话,以下的这些观点呢,只是军武菌电视剧中这个特定情节的个人观点,说得不一定对,也不重要,重要的是各位有自己的观点。

“衣带诏”

熟悉三国历史的朋友都知道,“衣带诏”是一个非常有名的故事,《后汉书》《三国志》和《资治通鉴》对这件事都有记载。说的是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汉献帝不愿意做傀儡,就偷偷写了一份密诏藏在衣带里给了自己的舅舅车骑将军董承,要诛杀曹操。后来事情败露了。

近些年来也有人说历史上压根就没有“衣带诏”这回事,这一切都是董承给自己加的戏。不管是真是假,这种事情放在汉献帝和曹操身上可以理解,但是换成刘禅和诸葛亮就有点让人摸不到头脑。

▲历史上到底有没有衣带诏我们不得而知,但是汉献帝想杀曹操的心肯定是有的。

且不说诸葛亮是他老爹刘备指定的托孤大臣、被刘禅尊称相父,当半个爹那么对待吧。刘禅是一个什么样的皇帝?翻开史书看一下就知道,根本不是像《三国演义》写的那样扶不起来,乐不思蜀没心没肺。

咱们今天的人都知道管理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皇帝就更不好当了。刘禅在蜀汉一共当了四十年皇帝,凭一己之力成功熬死了隔壁魏国5位皇帝和吴国4位皇帝。刨去诸葛亮在世的十年,还剩三十年。这三十年里,没有大规模的叛乱,没有权臣架空皇帝,也没有出现什么恶性事件,就凭这一点在整个中国历史上都很难得了。

▲受小说《三国演义》的影响,刘禅给世人的印象一直都是憨态可掬的平庸之人。

还有人说刘禅宠信宦官,这个确实有,比如黄皓。但是一直到246年董允死后,黄皓才算真正开始参与政事。而且黄皓对于朝政的影响力实在是有限,跟东汉末年的桓帝、灵帝时期宦官专政差远了。有一次黄皓上奏刘禅,想让刘禅处死姜维,刘禅不但没有,反而是让黄皓向姜维谢罪。

就算最后蜀汉投降,那也不能完全就怪刘禅。毕竟蜀汉的地盘是三国里最小的,实力也最弱的,就算死磕也没有胜算,所以投降也未必不是一种好的选择。

明眼人都能看出来,刘禅并不是什么无能昏庸的皇帝,而是很有政治智慧的,这样的人会不明白诸葛亮对于蜀汉的意义吗?

凭空冒出来的阴谋论

最近这些年不知道怎么了,网上流传着许多诸葛亮和刘备刘禅父子的阴谋论。

比如刘备在白帝城托孤里跟诸葛亮说:“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这句话,有人就有了新的解读,认为“君可自取”这四个字的背后其实是刘备在试探诸葛亮。还有人说刘备早就埋伏好了刀斧手,如果诸葛亮有什么不对劲,立刻就乱刀砍死。

这个就比较扯了,因为刘备完全没必要这么做嘛。刘备一直打着兴复汉室的旗号,所以刘备身边聚集的一群有识之士也都是为了这个目标而共同奋斗。如果兴复的汉室不姓刘而姓诸葛,那还叫汉室吗?别说诸葛亮不敢,就是敢,恐怕蜀汉上上下下的文武百官也不会同意,尤其是从荆州开始就一直跟随刘备的老班子,他们也不会允许蜀汉的皇帝不姓刘。

还有一种说法是这个“自取”的意思是给了诸葛亮废立之权,因为刘备不止一个儿子,除了刘禅之外,还有刘永和刘理。所以刘备的意思可能是刘禅如果行,你就辅佐他,他不行就换一个,反正咱们还有备选答案。

▲永安托孤时刘备对诸葛亮所说“如其不才,君可自取”,成为了后世阴谋论的论据。

军武菌个人觉得这个说法是比较靠谱的,大臣拥有废立之权不算什么新鲜事。况且刘备在托孤的时候还跟诸葛亮说:“你办事我放心,有事找李严同志商量”,并没有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关于李严,咱们放到后面再说。

还有人说刘禅恨诸葛亮,恨他不放权,要不然怎么诸葛亮死后三十年才给诸葛亮立庙呢?持这种观点的人,军武菌只能是墙都不扶就服你啊。

根据《襄阳记》记载,诸葛亮死后不久,蜀汉各地的老百姓、官员就向朝廷请求给诸葛亮立庙祭祀,这件事本来刘禅也是同意了的,但是有的大臣就说丞相劳苦功高,但是不能立庙。因为按照礼法,只有天子才能立庙,而臣子最高的待遇也就只能配享太庙,也就是在皇帝庙的旁边留一个位置。诸葛亮功劳再大,也是臣子,没有立庙的资格。

而且以诸葛亮生前的性格,他肯定不希望死后落个僭越的名声。这就军武菌想起南京的中山陵,孙中山先生一生致力于民主革命推翻帝制,结果他死后下葬的地方叫“陵”,恐怕也不太符合孙先生的意愿。

▲位于成都的武侯祠原来只是位于刘备惠陵旁供奉诸葛亮的祠堂,后历经明清两代的不断修缮和整合,最终变成由汉昭烈庙、武侯祠、惠陵、三义庙四部分组成的建筑群。

但是太庙作为皇家祭祀场所,普通百姓肯定不是想去就能去,所以民间出现了许多自发组织的祭祀活动,史书记载:“百姓遂园时节私祭于陌道”。这样一来就又有大臣上奏,能不能破个例啊?

在蜀汉的最后一年,刘禅就破例给诸葛亮立了庙,这个庙现在就在汉中勉县,比成都那个武侯祠还早了50年。是“全国唯一由皇帝下诏并拨给银两修建的祠庙”,有“天下第一武侯祠”之称。后世的大臣功劳再大,跟皇上关系再近,也没有一个皇帝下旨给立庙的。

▲汉中勉县武侯祠是全国唯一一个皇帝下旨为臣子修建的庙宇。

诸葛亮和刘禅到底关系如何?

其实,诸葛亮和刘禅的关系是好是坏,从诸葛亮死后刘禅的态度就能看出来。历史上有很多很有名的大臣,活着的时候受到皇帝重用,恨不得下一秒皇位让出来你来坐,但是死后马上翻脸不认人,像霍光、张居正那样。

诸葛亮去世之后,就有个叫李邈的人给刘禅上书黑诸葛亮,可能李邈觉得刘禅恨死诸葛亮了,结果拍马屁拍到了马蹄上,刘禅给李邈杀了。

▲老版电视剧《三国演义》中,刘禅和诸葛亮的关系亦师亦父。

还有诸葛亮生前安排的那些人,蒋琬、费祎、董允,就连姜维都被刘禅悉数任用。且不说姜维是诸葛亮身边最近的人,就冲他魏国降将的身份,刘禅就有理由不继续重用他,随便找个虚职打发了。但是就是因为诸葛亮曾经信任他,刘禅拜姜维为大将军,独掌军权,继续北伐事业,这都说明起码他对诸葛亮安排的人是信任的。

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不仅承袭了武乡侯的爵位,还娶了公主为妻,子孙后代都得到了非常好的待遇。用基本常识判断一下就知道刘禅和诸葛亮的君臣关系到底怎么样了。

李严会不会狠斗诸葛亮?

再来说说李严,编剧之所以编皇帝把衣带诏给李严的剧情,大概是出于两个原因,一是李严和诸葛亮都是刘备的托孤大臣,地位相近;二就是李严跟诸葛亮关系不好。

由于诸葛亮名气太大,很多人不太知道李严这个人。李严字正方,南阳人,年轻时在荆州和益州都当过官。后来刘备伐蜀,李严投降,被刘备重用。刘备伐吴失败之后永安托孤,以李严为中都护,统管内外军事,如果说诸葛亮是张昭,李严就是周瑜。

▲图为电视剧《风起陇西》中的李严形象。

不得不说李严是挺能作的。

公元226年,诸葛亮北伐之前想调李严镇守汉中。李严不但没去,还跟诸葛亮讨价还价,要求划出五个郡成立一个巴州,自己当巴州刺史。其实李严当个巴州刺史也理所应当,你诸葛亮早就是益州牧了,同为顾命大臣,我的地位也不能差太多吧,但是诸葛亮没有答应。后来李严又劝诸葛亮称王,这是把诸葛亮当曹操了,诸葛亮严词拒绝。后世就有人猜测,李严跟诸葛亮俩人关系不咋地。

▲《答李严书》出自《蜀志·李严传》注引《诸葛亮集》,是诸葛亮针对李严对其“受九锡,进爵称王“建议的回书。

等到诸葛亮北伐时,李严又开始作了。先是因为下雨耽误了押运的粮草,结果事后又说粮草没问题甩锅给诸葛亮,最终被贬为平民。这件事争议很大,疑点也很多,有很多人说这是诸葛亮在故意打压李严。

这种说法也经不起推敲,因为如果诸葛亮真的要打压李严,那么完全没必要在李严罢官之后,继续派李严的儿子李丰去当江州都督。而且诸葛亮去世后,李严也忧愤而死,原因是他认为以后再也没有人会起用自己了。

如果诸葛亮真的打压李严,那诸葛亮死后李严正好可以东山再起,应该高兴才对。所以可能连李严本人都不认为诸葛亮在打压自己,至于电视剧里的说的阴谋论就更是没影的事情。

我们喜欢看的到底是什么?

聊完了电视剧,咱们再聊聊为什么很多人都喜欢蜀汉政权。苏东坡的《志林·怀古》记载,北宋时期时候的人“闻刘玄德败,颦蹙有出涕者”。

除了这些英雄人物本身的魅力之外,还因为蜀汉是一个理想主义的团队,大家为了一个目标聚到一起共同奋斗,上下级的关系也是和谐得让人羡慕,桃园结义、如鱼得水更是成为了理想团队的典范。

▲虽然历史上没有桃园结义的相关记载,但是刘备将二人视作心腹却是事实,三人的关系也被后世推崇,成为诚信忠义的典范。

这些都是现实主义者完全不能理解的,就好像现在还有的公司老板天天要员工学关羽、学诸葛亮,但是从来不问问自己是不是刘备。所以蜀汉绝对不是像许多阴谋论里说的那样,君臣之间充满了猜忌,不然也不会被后世人崇拜到那种地步。

▲想要员工是关羽、诸葛亮、张飞,先要看看自己是不是刘备。

说到底,这部电视剧只不过披着三国的外衣而已,抛开历史的话,剧作本身还是值得一看的。有人军武菌你算老几啊,你拍过电视剧吗?在这里说人家改编的不行,你行你上啊。

军武菌也没有说改编就不行,就算是历史剧那也不是简单把历史堆在一起。改编当然没问题,比如赵高李斯密谋篡改遗诏立胡亥为帝这件事,按理说是不应该有第四个人知道的,但是为什么司马迁能写得跟亲历者一样,不就是基于历史事实作出的合理的“改编”吗。

▲《史记》中对于鸿门宴各处细节的描写,也是基于历史改编的杰作。

在不改变历史进程和主要人物设定的基础上,对一些细节进行改编是完全没问题的,但改编不是瞎编,如果违背“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原则,那这部剧就算不上一部好作品。

推荐阅读